Quantcast
Channel: 攝影之聲 |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

批判性史觀下的攝影書寫與洞見:試評張世倫的《現實的探求──台灣攝影史形構考》

$
0
0

──郭力昕

引頸企盼多年後,影像評論家張世倫的攝影論述《現實的探求──台灣攝影史形構考》(影言社,2021)終於問世。張世倫在此之前的各類寫作質量俱豐,他厚積之下的第一份專書出版不負眾望,是一份含金量極高,又具有開創性的書寫(a seminal writing)。我認為,以台灣的攝影論述出版經驗來看,這本書可視為中文讀書界應該關注的一個「事件」,值得攝影文化領域的人與普遍閱讀界重視、珍惜。

在此書之前,一些研究台灣攝影史的先行者,先後出版過他們階段性的或斷代的攝影史研究成果,俱是可敬的努力。然而,在許多人仍期待能出現一本大部頭、完整且權威的台灣攝影史之前,《現實的探求──台灣攝影史形構考》(以下簡稱《現實的探求》)超前了一個層次,因為作者書寫了一本反思(台灣)攝影史如何形成的攝影史。也就是說,張世倫在進行對台灣攝影發展歷史的描述與考證時,他同時在做的,是將那些既有的資料與既存的說法,予以問題意識化。

所謂問題意識化攝影史料和既存說法,是不以既有的資料或觀點,寫定攝影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與理解它們的方式,進而建構出一套斷然、「權威」的敘述方式,而是重新打開既有資料與論述之外的理解空間,讓隱藏在資料與論述之下的細節、經驗或看法得以眾聲喧嘩,爭辯歷史見解的複雜性與多義性。許多既有的攝影史書寫,與紀實攝影常被批評的實證主義霸權性格,倒是相互呼應:兩者都傾向以相信證據的「可見性」,以片面/局部提供事件或歷史一種整體性的理解或詮釋,排擠了其他理解的可能。

問題意識化台灣攝影史,同時也就將台灣攝影史政治化(politicising),而這是台灣攝影歷史論述比較欠缺的書寫取向。當我們以一張照片來論攝影時,它可以是一門技術、一種美學形式,或者內在的、本質論的討論閱讀影像的經驗。可當我們面對一個時代的攝影文化、現象或代表性材料時,則必須要將攝影發展史裡的文本與文化,賦予脈絡性的研究或提問,歷史化這些材料與經驗。去歷史脈絡的攝影史書寫,即便堆砌了豐富的資料,卻缺乏辯證性的提問或觀點,容易成為去政治性的書寫。當然,去政治的攝影史同樣有政治作用,它可以服務一種主流的政治話語,儘管不見得是書寫者蓄意的目的。

誰的攝影?誰的歷史?

張世倫在《現實的探求》前言裡,開宗明義的強調,這本書希望裂解攝影史的單一建構方式,成為具有多義性、異質性的潛在複數歷史(potential histories)。這讓我們回想起西方主導攝影文化與歷史書寫的國家,在攝影史出版上曾有的經驗與轉變。被許多人視為攝影史經典甚至「聖經」的博蒙特.紐霍爾(Beaumont Newhall)的《攝影史》(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),大寫的History前是一個霸氣的定冠詞:它意味著人類的攝影發展史,已盡在此書之中。然而,這只是一本以美國和西歐之主流攝影發展經驗的書寫;即使30多年間不斷改版與增訂,這個書名與內容取向未曾改變。

當另一位攝影史學者娜歐蜜.羅森布魯姆(Naomi Rosenblum)出版其大部頭著作《世界攝影史》(A World History of Photography)時,她的書名已經懂得從「The History」換成比較謙遜的「A History」;儘管翻看書中內容,這份「世界攝影史」裡非西方攝影師的作品僅聊備一格,而它的「世界」也只是西方攝影師在一些非西方地區取材的影像罷了。而攝影史學者約翰.塔格(John Tagg)的經典理論文集《表徵的重負:論攝影與歷史》(The Burden of Representation: Essays on Photographies and Histories),則是對西方紀實攝影文化的批判性分析,書名上的攝影與歷史兩字,也都換成了複數名詞。

不以編年史的方式鉅細靡遺陳述人事時地物的《現實的探求》,在16個主題篇章裡,將此書對台灣攝影發展歷程的提問與觀點,依發生的先後順序,組織在5個時代區塊裡。第一章先從理論出發,援引幾位後殖民觀點的文化理論學者對檔案與國族建構的理論,犀利的為此書的核心提問劃出重點:攝影這項西方科技文明的產物,是否讓隱含國族想像的台灣攝影史書寫概念,不自覺陷入一種「後進」地區(如台灣或亞洲)一味認同或模仿、追趕歐西國家的現代性或「先進性」?

在這個作為主軸的問題意識下,第二章檢視19世紀後期,西方帝國為搜刮資源而進行全球擴張的行為下,因各種自身利益於台灣留下的攝影紀錄,在吾人回顧台灣這些影像檔案時,應如何看待它們存在的意義。這些西方的旅行家,例如一般被視為台灣攝影史起點的湯姆生(John Thomson),傳教士(例如馬偕醫師),或帝國派任的行政官員(例如近日因《斯卡羅》電視劇情引發爭議的法裔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),他們的攝影作品檔案,與台灣歷史主體如何建立,是作者提醒我們需要審慎思考的問題。

張世倫著,《現實的探求──台灣攝影史形構考》,影言社出版,2021年

日本殖民凝視下的台灣影像

第二個時代區塊是1895~1945,也就是日本帝國殖民台灣的半個世紀。《現實的探求》以5個篇章、150餘頁的篇幅書寫發生在這個時代的台灣攝影,可見張世倫對梳理日殖時期台灣攝影發展經驗的重視,認為對其進行提問有迫切的需要,以及對其研究的用功程度之深。延續此書對19世紀後期西方帝國擴張下的攝影作為及其遺產的提問,《現實的探求》對日本帝國在南進台灣之殖民建制下所打造的「視覺政體」(scopic regime),通過攝影(當然也包括繪畫、紀錄影片等其他視覺形式)在台灣全面展開的殖民現代性,及其「暴力式的姿態」,做了具政治經濟學視野的深刻的脈絡分析與批判論述。

在研究寫真帖與繪葉書現象的篇章裡,《現實的探求》提醒我們,雖然印刷術技術的演進促成了這類攝影製作的風行,但日本帝國為了擴張自身對殖民地的治理需要和權力操作,才是這些具檔案價值之攝影實踐最關鍵的歷史脈絡。同樣的,通過寫真帖裡的「台灣八景」,或者由日本政府出版的《台灣鐵道名所案內》這類鐵路旅行指南裡的風景照片,殖民者建構出一套關於台灣這個南國熱帶島嶼風情的視覺想像。這原是要提供給日本內地民眾的風景凝視,至今又相當程度的被接收為台灣國族認同的視覺符號。

至於作為殖民治理下的「民俗」攝影,以人類學田野方法對台灣原住民進行的系統性攝影調查,例如最有名的鳥居龍藏和森丑之助,仍是假學術之名為殖民政權進行之「理蕃」工作的一環。而在殖民後期日本軍國主義高漲時的「國策寫真」,更是將原本新聞攝影性質的「報道寫真」,轉化成同時對內地與殖民地人民進行政治宣傳的「寫真報國」工具,以達為戰爭儲備兵源或建立思想準備的方法。

此書指出,在日殖時期的攝影生產,無論寫真帖、風景照或民俗攝影,在官方的操控之外,也都有台灣民間的創作縫隙,值得研究攝影史的人仔細梳理;但我們不能不假思索地將殖民者為了有效統治而生產的各類影像,方便省事的移交到自己手上,成為建立台灣攝影歷史主體的材料。今日許多不依靠國族主義論述就進退失據的人,在電影、文學、歌曲或其他藝術創作形式裡,為了抵抗國府政權與中國壓迫而緬懷、擁抱日本殖民政權的各種懷舊經驗,甚至據以建立「台灣主體性」,這種奇特的創傷經驗與救贖之道,相當匪夷所思。張世倫對帝國殖民現代性的攝影史料分析,是《現實的探求》裡最雄辯、最發人深省的叩問之一。

島嶼上外來勢力留下的變遷

1945年二戰結束,同時結束了日本的50年殖民歷史,台灣進入現代社會。然而,何謂「戰後」?「現代」的概念是什麼?日本殖民者退場後,在冷戰年代裡美國的進場,對台灣的攝影與政治、社會和文化,又意味著什麼?《現實的探求》以3個篇章,從戰後到約略於1960年代結束為止,做了細緻的描述和分析。

1970年代到1980年代是第四個時代區塊,攝影的實踐從業餘和沙龍回到本土與紀實,此書對這個年代的攝影實踐、特別是紀實攝影的概念,有相當深入的討論。最後兩章則是探討1990年代起,關於許多攝影創作轉型為當代藝術的現象,以及「太陽花運動」裡的攝影實踐。由於晚近年代的台灣攝影發展,仍是許多人的直接經驗,基於篇幅我於此暫且不多做摘述。

《現實的探求》的後殖民批判史觀,讓我們清楚看見台灣攝影發展歷史裡,幾個外來勢力帶給這個島嶼的影響:19世紀後期是歐洲帝國及其各類隨行者,20世紀上半葉是日本帝國殖民政權,二戰後是國民黨政權為反共、政宣或去政治的攝影實踐,以及美國軍事與文化勢力的植入。這些影響至今不衰。台灣的攝影發展方式與現象,必然緊密扣合著台灣的歷史命運與政治發展本身;我們只能奮力在曾經長期無法自主的大歷史裡,漸次展開具有主體意義的攝影實踐,並逐漸蔚為大觀。

張世倫這本重量級的攝影歷史書寫,給予我們焦距清晰的攝影史觀,與不能迴避或偷懶的問題意識。此書每一章節的綿密思考和犀利提問排山倒海而來,以極為紮實的知識準備和思想厚度,將豐沛的攝影資料與參考文獻,鋪陳為引人深思的提問或論證。《現實的探求》在首章與其他需要的地方,引用了一些理論;作者強調那些挪用不是「西方理論/在地裝配」的工具性操作,而是提醒我們影像與權力之間的關係,比我們想像的複雜。這樣的反思能力,其實在學院的生態裡反而並不常見。

《現實的探求──台灣攝影史形構考》因此有著多重的價值:它提供了台灣攝影發展中的許多重要作品、事件與歷史經驗,開拓了讓讀者思考的辯證性、「生成式」(generative,作者用語)的攝影史論,留出許多書寫攝影史可以繼續努力與著墨的空間,同時示範了一位書寫與提問攝影史的作者,對書寫攝影論述時勤於反身自省的態度。這本書不止寫給攝影史或影像文化的愛好者與研究者,所有對台灣藝術史、政治史,或對國族議題有興趣的讀者,都值得參考和細讀。

(本文原載自「獨立評論@天下」,感謝作者及「獨立評論@天下」授權轉載)


郭力昕,影像文化評論者、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暨院長。


延伸閱讀|張世倫〈為了影像與現實的扣連〉

圖片 | 編輯部
發佈日期 | 2021年11月9日

The post 批判性史觀下的攝影書寫與洞見:試評張世倫的《現實的探求──台灣攝影史形構考》 first appeared on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.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

Latest Images

Trending Articles



Latest Images